全部群组 微信群 WhatsApp 群 LINE 群 Telegram电报群 求群组

让文学走向广阔原野

科技 | Post by: 小橙圈 | 8/23/23 1:0 | 1670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

让文学走向广阔原野

□ 袁跃兴

ChatGPT横空出世,文学何为?这是当下很多作家、评论家,甚至普通民众都十分关切的话题。

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创作者要重新回到创造的原点和本意去思考,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人工智能时代给予我们的特殊考验和挑战,我们要在这种考验和挑战中去证明文学的力量、人的力量、创造的力量。”

作家麦家坦言,ChatGPT对他自己的创作没有任何影响,更谈不上有什么威胁。“即使它对我构成威胁,我也不会把这种来自技术的挑战当作威胁。ChatGPT会引发一种新的潮流,但我觉得原创的东西是淘汰不了的。”一个原创的故事,哪怕是五百年前甚至五千年前的一个原创的故事,只要它是原创的,ChatGPT就创造不出来,它永远不会原创,“它的技术逻辑是进行大数据的汇总和计算,这意味着它永远无法取代原创文学作品”,这使得我们未来的文学创作将更加注重原创性。“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文学,人类可能到今天已经成为ChatGPT了。文学有‘无用之用’,要永远相信文学的力量。原创是文学的生命,那种‘感时花溅泪’的独特魅力是ChatGPT所不能取代的。”

近些年,我们不断看到人工智能技术进入文学创作领域,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出版了其“创作”的现代诗集,人工智能开始写更讲究逻辑性、故事性的小说……人工智能介入文学,与作家的思想、情感、精神和创造力博弈,是否能“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甚至是比肩经典的时代之作?文学是人学,也是“人写”,若离开了作者“人”的写作伦理,其“创作”的作品可否称之为文学?

这些争议,学界尚未达成共识。但不可否认的是,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发起了对人类文艺创作的挑战。ChatGPT通过抓取关键词,快速生产出相应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可能十分流畅,甚至具有一定的阅读价值。但说到底,人工智能的文学写作仍是一种依靠关键词、大数据等技术的机械复制、拼贴,文学艺术所追求的思想主题、描写的意象情境、展开的意境联想、使用的语言风格等,都被纳入这套标准化的程序之中。

人工智能的文学写作,是程序员的编程活动代替了作家的审美创造,技术意识代替了思考意识,它遵循的是一套技术标准,而非文艺美学。由此,快速而高产的人工智能写作,无法深入表现对象的肌理,无法凝聚作者的情感与写作风格,甚至无法探寻事物的本质。“我们阅读不仅是在感受文字本身,更是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思想和态度,它们是我们作为人类存在的质感、质地的表现。人类的书写是永恒的,它和智能机器人写作可以并存,但永远不会被替代”……文学盛大千年,体裁、题材、书写载体、行文风格等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而始终不变的,是文学对艺术的探索、对生命的思考。

有人说,人工智能没有灵魂,而人是有灵魂的,作家和读者都有灵魂,那人工智能技术又怎能创作出凝结人类生命深刻思考与丰富多元的审美经验的文学精品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毕竟高度凝练、富有审美意蕴的艺术感受,不从机房来,而是从广阔的原野来。


让文学走向广阔原野 是值得探讨的内容,北美小橙圈将会给您带来最新的新闻资讯。你也可以发布相关的北美美国微信群组 / LINE群组 / WhatsApp群组 / Telegram 群组 到小橙圈网上跟小伙伴们探讨。

更多微信群

想查看更多微信群的小伙伴, 可以点击上面导航栏的微信群 或者下面按钮!

点我查看更多微信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