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群组 微信群 WhatsApp 群 LINE 群 Telegram电报群 求群组

见证中国发展 促进友好交往

新闻 | Post by: 小橙圈 | 9/3/23 1:0 | 891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

见证中国发展 促进友好交往

本报记者 颜 欢 武少民 尚凯元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03日 第 07 版)

见证中国发展 促进友好交往

作为人才引育的高层次平台,第八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智能经济人才峰会共吸引百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平台参展。图为5月24日,外国客商在峰会上展示最新型机器人。

胡学军摄(影像中国)

见证中国发展 促进友好交往

中国政府友谊奖奖章。

壮晓舒摄

见证中国发展 促进友好交往

让—马克·杜布朗。

本报记者 尚凯元摄

见证中国发展 促进友好交往

埃尔南·塞巴略斯。

受访者供图

见证中国发展 促进友好交往

哲仁·优拉母。

本报记者 武少民摄

见证中国发展 促进友好交往

近日,来自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的15名专业教师在天津职业大学参加为期1个月的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师资培训。图为8月10日,天津职业大学教师在进行新能源汽车相关课程的实训讲解。

刘东岳摄(影像中国)

多年来,一批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专业背景的外国专家来到中国,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他们在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促进中外友好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是中国繁荣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友谊的使者,是连结中国和世界的重要纽带。中国政府友谊奖就是为表彰他们而设立的政府最高荣誉奖项。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获奖的外国专家,听他们讲述与中国共同发展进步的友好故事。

国际热带农业中心木薯育种专家埃尔南·塞巴略斯——

“中国拥有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

“这些年,我见证了中国农业研究的巨大发展,非常令人振奋。尽管我已经退休,但依然很期待有机会再回到中国,与中国同行一起合作。我相信,未来中国的农业科学研究能走得更远、更好,为世界作出更多贡献。”阿根廷木薯育种专家埃尔南·塞巴略斯对本报记者表示。

在大多数南美洲国家的餐桌上,木薯是一道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在中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许多农户以栽培木薯为生,但长期以来,受气候环境等制约,产量一直不高。“作为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木薯产业与粮食安全息息相关。近年来,研究如何提高其产量并稳定其生产能力受到各国的重视。”塞巴略斯说。

1999年博士毕业后,塞巴略斯进入总部设在哥伦比亚的国际热带农业中心,担任木薯课题组组长。2000年,他受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之邀来到中国,开始了与中国同事长达20多年的木薯种植合作。“国际热带农业中心是一个促进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农业科学发展的机构,我们希望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机构共同研究,找到适合在中国推广种植的木薯品种,提高种植者的收益。”塞巴略斯说。

目前全球推行的木薯早期诱导开花结果技术,就是塞巴略斯与中国同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俞奔驰、广西木薯研究所副所长田益农共同研究出来的。此外,塞巴略斯还提供了大量木薯核心种质资源,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国家木薯种质资源圃建立及开展木薯种质资源精准评价等奠定了基础。

在与中方研究团队的合作中,塞巴略斯鼓励当地农民参与科研,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孔八村就是最早参与其中的试验村之一。在孔八村,中外科研人员与村民们同吃同住,一起进行木薯新品种试验。他们用实物进行差异对比,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向农民解释研究成果,还邀请村民们一起进行试验、评估和筛选。有了新品种和新科技的加持,木薯田的亩产鲜薯约可达2000—3000公斤,最高可达到亩产6000公斤左右。看着自家长势喜人的木薯,种植户符永全表示,新技术帮他们实现了大丰收,木薯长得多,吃起来味道更好。现在木薯卖得特别好,大家种木薯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交流,为农户讲解木薯开花知识,在实验室指导技术员做实验……20年间,塞巴略斯11次赴华,通过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合作研究项目,在海南、广西、广东等多地和中国同事一起,合作攻坚木薯品种改良的难题。“中国研究人员有耐心、有智慧、有活力,我非常享受与他们一起工作。”塞巴略斯说,“我们相处融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因在农业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2022年,塞巴略斯被授予中国政府友谊奖。“近年来,中国加强了对木薯的基础研究,通过选择育种、改良新品种、改进木薯加工工艺等方式,延长了木薯产业链。”谈起中国木薯产业的发展,塞巴略斯为自己能参与其中感到高兴和自豪。

“中国拥有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中国政府对科研工作从各层面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在农业领域也是如此,中国积极搭建平台,推动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塞巴略斯说,这些努力一方面让中国的农业研究成果不断走在世界前列,另一方面也让优秀的研究成果更多惠及世界。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特聘专家哲仁·优拉母——

“为泰中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倾尽全力”

“这次来中国,我特地邀请了泰国那空沙旺皇家大学校长猜拉特及一些年轻学者和我一起,希望更多人能参与泰中职业教育交流,让两国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薪火相传……”在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源湖旁的教学楼内,渤海职院特聘专家、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前院长哲仁·优拉母对本报记者表示。

不久前结束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上,优拉母出席了渤海职院与那空沙旺皇家大学签署联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协议的签字仪式。此次协议的签署,是中泰院校合作助推泰国鲁班工坊高质量发展、打通学生学历上升通道、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有益尝试,双方围绕联合培养本科、硕士技能人才等达成诸多合作意向。为了促成协议的签署,优拉母付出了很多努力,“双方合作不断推进,既是对过往的传承,也是一个新的开始,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交流合作在泰中两国之间开花结果。”

2015年初,时任泰国大城技术学院院长的优拉母第一次来到渤海职院,“因为急着出发,我只穿了一件单衣就来到天津。当时中国天气很冷,渤海职院的老师见到我后,赶紧给我找了一件棉大衣,让我身上和心里都觉得很温暖。”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优拉母依然很感动。

2016年3月8日,全球首家鲁班工坊在泰国大城技术学院正式揭牌运营,渤海职院是负责共建的中方学校之一。近年来,在优拉母和两国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泰中合作团队共完成鲁班工坊6个国际专业在泰国职业教育委员会的认证工作,全部专业通过评审,并纳入泰国国民教育体系;共有32批近170人次的两国教育界人士互访……截至目前,泰国鲁班工坊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培养本土学历教育人才1227人,招收留学生200多人。鲁班工坊的学生获得工业自动化赛项金牌2次,其他奖项8次,并获得泰国职业教育委员会等机构联合主办的首届“职业教育宝石王杯”大赛金牌。

在不遗余力地促进泰中两国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同时,优拉母也积极推动泰国鲁班工坊面向东盟国家职业院校师生开放,累计交流培训1.2万余人次;帮助天津企业、天津优质教学装备和产品技术走出国门,天津圣纳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成为泰国鲁班工坊的标准配置……优拉母的辛勤付出获得了中国同行和中国政府的认可和赞许:2018年,他荣获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20年荣获天津市“海河友谊奖”;2022年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中国在职业教育等领域理念先进,积极与其他国家共享发展经验。我相信泰中互学互鉴之路会越走越宽,也愿为泰中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倾尽全力。”优拉母说。

法国蓝星安迪苏公司首席执行官让—马克·杜布朗——

“这是我职业生涯最重要、最令人兴奋的经历”

法国蓝星安迪苏公司首席执行官让—马克·杜布朗位于巴黎的办公室陈设简朴,办公桌上摆着法中两国国旗。不久前,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在巴黎为获得2022年中国政府友谊奖的法国专家举行颁奖仪式,因积极投身两国相关领域的合作,杜布朗获得此项殊荣。“非常感谢中国授予我这个奖项,这是对我工作莫大的认可,也是一份属于集体的荣誉。”杜布朗对本报记者说。

“过去10多年我伴随了安迪苏在中国的成长,这是我职业生涯最重要、最令人兴奋的经历。”作为动物营养领域的资深专家,2006年10月,杜布朗加入安迪苏公司。同一年,安迪苏被中国中化旗下的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购。2010年,杜布朗开始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推动向中国推广先进技术、落实本地化研发,助力中国农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蛋氨酸是现代养殖业不可缺少的动物营养剂,它的使用能从根本上减少畜牧业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2009年,安迪苏开始在江苏南京建设液体蛋氨酸工厂,成为最早在中国建设蛋氨酸生产基地的国际蛋氨酸生产商。当时,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亟待突破。工厂在2013年投产后,迅速填补了中国在蛋氨酸产业上的空白,并在此后助力中国不断走向液体蛋氨酸生产全球领先地位。

开拓市场业务、协助欧洲专家团队赴华指导……杜布朗对产品的生产和推广倾注了大量心力。为了提升中国本土自主创新研发能力,2020年,杜布朗还牵头启动了南京新研发中心建设,将全球动物营养的最先进技术转移到中国。“研发中心的建立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国和亚洲市场的需求,为生产部门提供有力支持,也让我们从中国的创新生态中获益。”杜布朗表示。

除了技术研发,杜布朗还积极思考如何管理好跨国企业。工作中,他常常和中国同事相互交流,把文化融合作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基础。“通过文化交流,我们逐渐理解彼此思维、行为等方面的差异,大家互相协作,优势互补,合作也越来越顺畅。”由于在文化交流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突出表现,安迪苏全球化管理案例两次入选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工商管理案例,已成为国企海外并购并实现成功管理、持续运营的典型案例。这其中,杜布朗功不可没。

深耕中国市场的这些年里,杜布朗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印象深刻。在他看来,随着中国民众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多元化、营养化、健康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中国的食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加工形式、饮食场所都更加多样化。“近年来,中国政府更加注重食品安全以及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不仅造福了中国人民,也为外国公司和科研人才发挥专业特长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杜布朗表示,“期待未来法中合作取得更多互利共赢的成果。”

(王婧瑜对本文亦有贡献)


见证中国发展 促进友好交往 是值得探讨的内容,北美小橙圈将会给您带来最新的新闻资讯。你也可以发布相关的北美美国微信群组 / LINE群组 / WhatsApp群组 / Telegram 群组 到小橙圈网上跟小伙伴们探讨。

更多微信群

想查看更多微信群的小伙伴, 可以点击上面导航栏的微信群 或者下面按钮!

点我查看更多微信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