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嚣繁忙的建筑工地上,每一砖一瓦的堆砌都凝聚着工人们辛勤的汗水。然而,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工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南海网2月14日消息(记者 王小畅 通讯员 孙磊 蒋程炜 张戈祥)14日8时,海南铁路海口综合维修段检测分析队办公室内已是一片忙碌。一块电脑屏幕上,方寸之地,数千张接触网图像如流星般划过,座位前的丁勇紧盯着每一帧画面——作为供电6C检测分析员,他的战场不在铁路线上,而在数据图像的洪流中。鼠标轻点间,他像一名执剑的“数字匠人”,用代码与像素为铁路接触网安全筑起一道坚固屏障。
工作中的丁勇。通讯员 张嘉豪 摄
铁路接触网是高速动车组动力来源。6C系统被誉为铁路供电系统“神经中枢”,该系统包括弓网综合检测装置(1C)、接触网安全巡检装置(2C)、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3C)等6个子系统和一个综合数据处理中心,集成了高清可见光摄像机、红外热像仪组等专业设备,其中3C装置如同“鹰眼”,每秒捕捉动车组运行中接触网上千个细节。丁勇的工作,便是从这些海量数据的“蛛丝马迹”中揪出隐患。多年来的分析工作,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进入春运,动车组开行密度加大,丁勇的工作量随之倍增。“分析工作不仅需要严谨细致,更需要争分夺秒,确保每天回传的数据全面得到分析和处理。”丁勇说。
一次视频回放分析中,一处接触网平腕臂形状出现了细微的变化引起他的注意。这个细微变化在镜头中转瞬即逝,对普通人来说根本不可能发现,可丁勇迅速察觉到并反复回放:“金属连接处的弧度比标准值偏移了2毫米。应该是平腕臂材质出现问题,受力状态发生了改变,一旦恶化会影响接触网运行安全。”丁勇迅速将这一情况上报并录入6C系统督促处理。
经现场检修人员前往问题地点进行复核,证实了他的判断。随后检修人员申请作业“天窗”,对该处平腕臂进行更换,成功排除了这一潜在的安全隐患。类似这样的情况,丁勇多次发现并及时上报处理,得到单位的通报表扬和奖励。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句话被贴在他的工位旁。丁勇是一位接触网工老师傅,31年的现场经验,让他的眼睛如同“鹰眼”----他能从光影的微妙差异中辨出绝缘子老化,也能在数据曲线的波动里预判螺栓松动。仅2024年,他就对全段接触网3C数据来回分析了36遍近5万公里,发现隐患362处,全年零误判。
只要有动车在铁路线上跑,6C系统回传的数据洪流就永不停歇。每天上班,检测分析队多台服务器同时启动,高峰期每小时处理上千张图像。丁勇和他的同事们必须在当天完成分析,否则可能错过发现并及时处理隐患的最佳窗口期。同事形容他“像一台精密仪器”:早8点提前到岗,午休时间仍目不转睛盯着屏幕看,下班前最后一分钟还在核对报表。
“检测分析工作要抓重点部位,把控重要参数,结合参数波形图重点分析波形突变点。到了关键部位,如分相、锚段关节、站场咽喉区,要放慢分析速度。遇到疑似隐患时,就更换动车组前后受电弓视角仔细比对,结合4C图片、1C波形进行确认。”丁勇介绍道。
铁路安全持续稳定从来都不是偶然。它是无数个“丁勇”在屏幕前争分夺秒筑起的铜墙铁壁。他们藏身于春运背后,让每一列飞驰的动车拥有了照亮归途的底气。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王思畅
想查看更多微信群的小伙伴, 可以点击上面导航栏的微信群 或者下面按钮!
点我查看更多微信群
分享
在喧嚣繁忙的建筑工地上,每一砖一瓦的堆砌都凝聚着工人们辛勤的汗水。然而,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工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快科技2月19日消息,截至2025年第7周(2月10日-2月16日),鸿蒙智行开年至今全系车型销量达43,813辆,位居...
在智能穿戴技术爆发的2025年,消费者正面临「选择焦虑」:高端旗舰溢价过高,入门机型功能鸡肋,而览邦WatchUltra...
一、背景与意义1.1政策驱动与产业升级中国“专精特新”企业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载体。自2011年工信部首次提出“...
快科技2月18日消息,日常生活中我们开车时可能会遇到限宽墩,每当这个时候,不少新手司机都觉得眼前一黑,不敢通过。而当前新...
像是一个拧紧的发条——近日,之江实验室天基计算系统研究中心负责人李超来回奔走在办公室、实验室和指挥大厅。按照惯例,他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