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群组 微信群 WhatsApp 群 LINE 群 Telegram电报群 求群组

“七星连珠”已经开始,普通观测者或只能看到“三星连珠”

科技 | Post by: 小橙圈 | 2/21/25 10:0 | 48

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不少关于“2025年2月28日将上演罕见‘七星连珠’天象”的消息,有的还说是“大吉之兆”“77年一遇”甚至“百年难遇”,引发热议。

“七星连珠”已经开始,普通观测者或只能看到“三星连珠”

2022年6月30日“七星连珠”

七星已经开始连珠

据悉,今年的七星连珠在全球范围内可见,太阳一落下就可以看到。但我们可能只能看到其中三颗。通常所说的2月28日是中值时间,地球各处的最佳观测时间不同,中国区预估的最佳观测时机是北京时间3月3日,159度天区。

据上海天文台介绍,参与此次连珠的行星自西向东分别为土星、水星、海王星、金星、天王星、木星和火星,‍‍‍它们将出现在黄昏日落后不久。从最西端的土星到最东端的火星,张角为117°,横跨大半个天空。

然而,由于金星更靠北一些,因此这个连珠串看着不是很完美。更重要的是,其中天王星和海王星因为亮度太低了,肉眼不可见。即便完全天黑,天王星的亮度也仅仅在理论上的目力极限边缘。

而土星距离太阳只有12°,基本淹没在黄昏的天光中,直到它落下,天都没完全黑下来(完全天黑是指太阳在地平线以下18°)。

水星也好不到哪里去,它距离太阳14°,仅仅比土星晚10分钟落下,虽说比土星亮2个星等,但想凭肉眼直接找到,难度相当大。当然,不是说完全不可能,但必须满足西方地平线极为开阔、天气特别晴朗、大气透明度极佳等条件,通过拍照或可一试。

一般情况下,普通观测者能同时看见的,只有金星、木星、火星这3颗行星。对于中国区的普通观测者来说,可以说今天开始直至3月3日后几天里都能很好地看到行星连珠的天象。

什么是“行星连珠”?

通常说的“行星连珠”是指在地球上看到太阳系除地球外的行星排成一线。

据深圳市天文台介绍,古代的钦天监们受限于科技水平,并未发现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存在,故而以肉眼可见的五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为主。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清代的《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中都提到了行星在天空中聚在一起的现象。

古人对“五星联珠”或“五星聚”是有一个张角作为前提的,也就是看上去五星是聚集在较小一片天空区域的。这个张角指的是最西边和最东边两颗行星与地球形成的夹角。

而近些年网络热议的“连珠”,似乎更像是将行星串联成“线”。

上海天文台称,所谓“X星连珠”,并无标准定义,甚至这都不算什么天象,因为这些行星几乎每天都在“连珠”。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几乎都在一个平面上。我们通常拿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作为参考。轨道倾角最大的是水星,也只差了7°。这种现象被称为“共面性”。在我们地面上看起来,这些行星始终在黄道附近运行。从这角度说,它们天然地就连成一条线,无非就是离得近些还是远些,或者是在太阳的一侧还是两侧。

所以,不讨论张角的“行星连珠”是没有意义的。

七星连珠,罕见吗?

在有记录可查的范围内,以七星的张角小于30°来统计,从公元1年至3000年,一共发生或将发生共计39次“七星连珠”,其间隔从上百年到三四十年,平均77年出现一次。

而本次七星连珠的张角达到了117°,像这种条件的“七星连珠”在三五年里总会发生的。上一次比较适合观测的“七星连珠”是2022年6月中旬的凌晨,条件好于这次(因为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位置都更好)。

1962年2月5日“七星连珠”还与日全食一同发生。如此看来,“七星连珠”并没有那么罕见。

据说有科学家计算了公元前3001年到公元3000年这6000年间的情况。

当张角在5°以下时,“六星连珠”发生49次,“七星连珠”发生3次,无“八星连珠”或“九星连珠”。如果张角扩大到10°,“六星连珠”有709次,“七星连珠”有52次,“八星连珠”有3次。想要发生“九星连珠”(冥王星曾为第九大行星),必须把张角扩大到15°,这样的话6000年间只有1次这样的“罕见天象”——将发生在2149年12月10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编辑石卉 综合都市快报橙市互动、上观新闻及百度百科等)


“七星连珠”已经开始,普通观测者或只能看到“三星连珠” 是值得探讨的内容,北美小橙圈将会给您带来最新的新闻资讯。你也可以发布相关的北美美国微信群组 / LINE群组 / WhatsApp群组 / Telegram 群组 到小橙圈网上跟小伙伴们探讨。

更多微信群

想查看更多微信群的小伙伴, 可以点击上面导航栏的微信群 或者下面按钮!

点我查看更多微信群

分享